拿什么拯救你?我心爱的单反

再说得直白一点,业余网球的天花板大概就是女子职业球员的Top10。以此推断,业余球员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双反而绝不是单反,除非你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走那条荆棘密布的、少有人走的路。

这条少有人走的路,早在1980年代中期的时候,就被桑普拉斯走过了。

彼时,年轻的桑普拉斯还在一家名为杰克·克莱默俱乐部(Jack Kramer Club)打球,教练努力劝说他由双反改为单反,而正是这个关键性的改变造就了一代单反球王。

更令人欣喜的是,当桑普拉斯退隐之后,他的继任者——年轻的费德勒又把这项技术推到了新的高度,同时还给它赋予了极其华丽的美感。

现在来看,我们不仅应该感谢桑普拉斯和费德勒,更应该感谢那位劝说桑普拉斯的教练,正是他让我们得以在更长的时间内欣赏到顶级单反,或者说他让单反的衰落延后了很多年。

很多人以为,跌出世界前十不仅仅是西西帕斯个人的悲哀,更是整个网坛的悲哀。
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能够支撑西西帕斯排名进入世界前十的,并不是单反。或者说,西西帕斯的成绩并不是得益于他的单反——恰恰相反,单反一直是他所有技术中最薄弱的一项,即便球王费德勒也是如此。

如果一定要向单反的西西帕斯献上敬意,我们更应该钦佩于他对单反的坚持,这位希腊球员明知道在现在的局势下,单反的稳定性和攻击性都比不上双反,但他依然在单反这条路上勇敢地走下去。他甚至在接对手强大的发球时,宁愿选择单反回击,也不愿改用反手切削。

与费德勒来自于同一个国家的瓦林卡,也是单反的典范,但他与西西帕斯的战术有明显不同。即便被赞为拥有最暴力、最帅气单反的瓦林卡,在接发球时采用反手切削的比例也要高很多,他甚至还会用正手切削去接对方的发球。

另一位让单反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球员就是蒂姆,他在快速的硬地和草地上也会使用反手切削,而到了慢速的红土场上,他的反手抽球就增加了很多。

尽管我自己打球就采用双反,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单反的喜欢。单反是艺术,是激情澎湃的诗歌,是我无法去到的远方;而双反则是世俗的人间烟火,是理性冷静的抉择,是近在咫尺的现实生活。

套用张爱玲的一句话就是:单反是红玫瑰,双反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;单反是白月光,双反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。

我对单反的喜欢,还源自根植于内心的价值观——在任何情况下,保持多样性都是重要的。当网球场上全都是清一色的双反时,这不仅让人心生悲凉,在观感上也会觉得无聊。

作为一名乐观主义者,我认为世界前十中没有单反球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,毕竟西西帕斯刚刚掉到世界第十二位,他还可以随时打回来。而被赞为打法最像费德勒的迪米特洛夫目前排在第十三位,最近状态回春的他也具备冲击世界前十的能力。

如果把视野再拉长一些,穆塞蒂、尤班克斯、埃文斯等人也处在Top50之列,单反在男子网球界还有一些储备力量。

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,我觉得单反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——教练们现在几乎不推荐学员学习单反。教练和球员都变得非常功利,因为选择双反显然更易于出成绩。

正如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大卫·哈格蒂说的那样,“草根网球是一切的起点”。如果孩子们都不学单反,教练们也不愿教——甚至不会教单反,那个时候才是单反时代的终结。

那一天会到来吗?也许会的,但显然不是我期望的。(来源:网球之家 作者:云卷云舒)

最后留一道问题:从文中的第二幅图可以看出,在2010年终Top10中出现过一位单反女球员,你知道她是谁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Top